年5月免渡河三根河林场森林救火中,时任呼伦贝尔市市长曹征海(右一)陪同自治区党委书记储波(右二)一起考察火情。左二为梁铁城书记,左三为本文作者。
昨天晚上约20时许,原籍安徽合肥的在军委联参机关工作的老部下小谈,通过
5月20日,一个传递爱意的日子。一位一直令我热爱尊敬的好人竟这样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莫非是心有灵犀吗?就在5月18日,我在“我的卧虎湾”
人生苦短,竟短得这样令我们猝不及防!
曹征海(左六)与市领导班子负责同志会见十佳新闻工作者。左四为本文作者。
我和曹征海书记是从年底认识的,当时我从内蒙古乌海军分区政委调整到呼伦贝尔军分区任政委,时任市委书记是梁铁城同志,年轻的60后曹征海同志是市长。几个月后,梁书记到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任主任,曹市长接任市委书记,那会儿时任军分区司令员王峥嵘提升到原27集团军任副军长,我便接替他兼任市委常委。这样也就有了经常与曹征海书记接触的机会,我们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曹征海,年3月生,比我小4岁,原籍山西大同,是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系基本建设经济专业届毕业生。来呼伦贝尔之前,曾在自治区党委政策研究室战略处任处长,38岁即进入厅级干部行列,任包头市委常委、副市长、副书记,年初到呼伦贝尔任市委副书记、市长,后于年10月任市委书记。大个儿,戴着眼镜,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平时话不多,但对人很热情,处事有条理、很稳重。
征海不愧是研究经济发展战略出身,在对呼伦贝尔发展的前景规划上,表现出大智慧、大思路。任市委书记后,他提出“美丽与发展双赢”的战略思路。在积极上经济发展项目的同时,坚持科学论证,开源节流,循环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和破坏自然生态,经过努力使呼伦贝尔经济收益有较大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明显提高,也使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得到了很好保护。《人民日报》和《内蒙古日报》都相继宣传推广呼伦贝尔发展模式。军分区举办理论读书班,我还带领参训学员们到煤电厂和露天煤矿参观,大家普遍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感到欢欣鼓舞。
征海作为呼伦贝尔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对军分区全面建设尤其是边防建设十分关心。每年的市委议军会,都充分听取分区党委的建议呼声,设身处地帮助解决问题。军分区每年年初、年中召开党委扩大会,他都拨冗参加,并发表讲话,讲希望、提要求,表现出对边防部队建设的一往情深,对辛劳守卫在边防线上官兵的关心体贴。他建议发起的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家走边防活动,一个一个哨所地走,一个一个地解决实际问题,有效缓解了边防哨所官兵看病难、用电难、吃水难、行路难、通信难等问题。有一次,我陪征海书记到“老哨卡”参观,他钻进上世纪60年代末期边防官兵住的地窨子里,抚摸着潮湿的墙壁,眼里噙满泪花,他说:“北疆的稳固,是一代代戍边人用青春和汗水换来的,我们有责任关心爱护好戍边人,砸锅卖铁,也不能委屈了他们!”那些年,呼伦贝尔的转业官兵安置得很好,个别一时安置不好的,只要军分区提出来,市委政府领导都很重视,及时给予调整安置。
呼伦贝尔是草原地带,又是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地区。每年春冬季防火任务繁重。在我的记忆里,我在那里工作了三年,年年都有救火任务。最严重的是年春天红花尔基和免渡河林区大火,我和当时的梁书记、曹市长并肩战斗,在一起指挥部队救火,一干就是20多天。那些天里,征海天天穿着一身迷彩服,如同战场上的军人一样,没日没夜地在救火指挥部里工作,眼睛熬红了,人累瘦了,嗓子也说不出话来,但他始终没有退缩。我们一起查看火情,一起制定应急方案,一起看望动员部队,一起勘查救火路线……征海辛勤工作、废寝忘食、坚毅果敢的身影令我记忆犹新。
在班子里,曹征海的年龄比我们几位常委多数同志都小,他对我和几位老同志非常尊重,作风民主,谦逊随和。用人上,征海一贯坚持五湖四海,公道正派,从没听说这方面对他有什么负面反应。一项政策出台,他都反复倾听大家意见。我是军事常委,开会有时觉得涉军问题可以多发表意见看法,涉及地方经济社会建设问题尽量少插言。可征海每次都要点我的名:“誉炜同志有什么意见?说一说。”有几次他还在常委会上表扬我的发言有质量,号召常委们向我学习,开动脑筋思考问题。记得那年市委政府在牙克石召开精神文明现场会,我们常委乘坐一辆面包车,路上征海书记提议,一人唱一首歌,轮流表演。轮到我时,就献丑式地唱了一段现代京剧《沙家浜》中郭建光的唱段“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征海书记带头为我鼓掌。记得那天他唱的是那首大家平时最喜欢唱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人唱,众人和,车厢里飞出的歌声、笑声,弥漫在茫茫草原上。和征海一起在班子里共事的日子很愉快。
这之后,我于年8月离开了呼伦贝尔,征海也在不久后到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任常委,后又南下到安徽省委任常委、宣传部长。我们之间常有信息往来,每逢节假日,都能收到他的祝福;每逢工作变动,都能接到他的贺词。一次,我在《光明日报》上,看到他写的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建构》的论文,对如何使新闻传播理论适应时代需要,从必要性与可行性、内容到形式等各方面作了系统阐述,读后深受启发。从中看出,他在异乡新的工作岗位上学习思索实践的成果。我即发信息简要谈了读后感。他回信息说,感谢老兄一如既往的
已经几个月没有征海的消息了。这几个月,我一直在忙着军旅生涯画句号的诸多事情。心里想着眼下正值地方省市级班子调整、工作交接也多。征海属于60后,在新的变动中一定也很忙碌,他以后的路还长。便没有过多地打扰他。盼望有一天,我们会在皖南大地,还是首都北京,亦或回到内蒙古那个天高地阔的地方,重叙友情,畅谈别绪……
谁能想到,今天,蓦然竟是与征海诀别之日!再也见不到身边的这位一代英才!啊,这是真的吗?!
征海同志,我怎么竟几个月没有给您发个信息、打个电话呢?!
征海同志,医院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您难道忘记了军中还有一位日夜想见到您的战友加兄弟吗?!
征海,你不该这么快就走啊!
这两天,一直预告北京有雨,但到现在也还未下。莫不是连苍天也欲哭无泪了吗......
.5.21凌晨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