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走上兴安看发展丨念好绿字经让青山常在
TUhjnbcbe - 2025/5/11 17:13:00

巍巍兴安70载,风光无限正当时。为庆祝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8月13日-18日,内蒙古森工集团举办“走上高高兴安岭筑梦伟大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受邀与各级媒体记者一同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行采访,亲身感受内蒙古大兴安岭的山、水、林、人、物、景,用手中的笔展现大兴安岭林区辉煌发展历程,用镜头记录生动画面,讲述充满温度的务林人故事,全面展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可喜变化。牙克石市融媒体中心从今天起推出系列报道“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系列报道:走上兴安看发展”。

初春山花烂漫,盛夏层林叠翠,秋来五花山色,冬季青松傲雪。一幅青山绿水、如诗如画的美景在北国大地铺展开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用自然纯粹的生态展现着它的至美至真。“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70年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绿色发展之路,做靓生态底色。

在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的西伯利亚红松种子园,满目苍翠,郁郁葱葱,西伯利亚红松在这里被分区管理,精心照料着。西伯利亚红松四季皆绿,是改变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树种结构单一格局、提高森林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的优良树种。年开始,内蒙古森工集团阿里河森工公司引进西伯利亚红松优壮苗木种子,经过多年的科研、育苗、嫁接,西伯利亚红松良种繁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年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西伯利亚红松良种基地亩,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改变树种单一、生态脆弱的现状,强化林分结构,促进生物多样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人才基础。

阿里河森工公司林木种苗中心副主任王翠丽介绍,西伯利亚红松自年开始从俄罗斯引进,截至目前已育苗万余株实生苗,嫁接苗9.5万余株,造林2万余亩。西伯利亚红松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非常好,在大兴安岭经过造林实验,它的生长量及成活率较高,遭受虫害、鼠害也会少一些,我们希望西伯利亚红松能成为建设祖国北疆生态屏障的主力军。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白桦等树种,构成了10.67万平方公里的广袤林海,是中国最大的寒温带明亮针叶林区,森林资源面积.02万公顷。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更加明晰,内蒙古森工集团依托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在年就开始了林业碳汇项目试点,通过持续加快项目开发储备,不断规范开展碳汇项目开发,稳步推进碳汇项目开发储备,扎实开展科研项目与技术推广,积极打造森林经营增汇技术长期科研基地。自年开展碳汇试点工作以来,碳汇产品交易总额超万元,完备的生态系统、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内蒙古森工集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潜力。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更是林区的底色。一代代务林人在植绿增绿的道路上奋勇争先,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最美的绿色希望,实现了林区生态地位更突出,生态作用更凸显,发展潜力更强劲,发展空间更广阔。

记者:刘佳一王成宇

编辑:孙婷

编审:赵宗杰

终审:李恩广

总监制:肇慧茹

1
查看完整版本: 走上兴安看发展丨念好绿字经让青山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