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题
风雨中骑行,有时惬意,比如在绵绵细雨中,但有时却感觉糟糕,当它如瓢泼一样,还夹杂着大风之时。
今天的行程
日期:年8月23日,星期一。
路线:又是翻山越岭的一天,路况逐渐好转,即将要翻过大兴安岭,完成了又一个夙愿。
里程:94.98公里,累计公里。
累计经过县市:个
所见-
早晨,跟婚庆队伍一起出发。
出了小镇不远处,就是20公里的山路,就到兴安岭的主峰了。
当年中东铁路翻越大兴安岭,没有修隧道,因为技术条件不允许。而是采用一圈一圈螺旋上升的方法,跨越顶峰
爬到山顶就过了大兴安岭的主峰,这里还有个村,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下了山树木就少了,草多了起来。
山坡上种的这些东西,是芍药,学名白芍,是一种中药。
纪念一下。
大型打草机,这里都已经准备开始割草了。
茫茫大草原看起来神清气爽。
天有不测风云。上午还艳阳高照,不一会儿乌云就来了,小雨滴也开始了。
就在快到山顶的时候,雨哗哗地下大了,类似瓢泼,而且伴随着大风,好在没有闪电。我和老先生就在这山顶的路边站了半个多小时。虽然被雨淋的够呛,但老先生看起来依然精神抖擞。
蒙蒙细雨中,下山就到了这个免渡河镇。小镇非常有特点,有一个天然的雷击木,还有一个巨大的飞来石。
骑记:风雨中
从沈阳开始,咱家的老先生就跟我一路骑,如今算起来差不多有两个月了。因为带着老先生,所以第一个月的节奏比较慢一些,而且每天的行程也不那么长,算是游玩节奏。其实我的目的比较简单,慢下来好跟老先生的体力匹配,顺便也让他多走一些地方,感受这秀美山川。
另外,本以为老先生的体力差不多能支撑一个月的行程,时间长了他可能就会疲惫了,但一个月后,老先生的兴致仍然高涨,而且越来越适应逐渐增加强度的骑行生活,着实让我吃惊,毕竟是快70岁的人了,能坚持这么长时间,而且还是连续作战,对体力和毅力应该是不小的挑战。
虽然老先生兴致很高,但我还是时常担心。主要是担心路上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潜在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莫过于飞驰的半挂货车,特别是有些非常窄的路面,每一次跟对向超车的货车狭路相逢,都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好在每次都能有惊无险。不过老先生倒是非常注意安全,一般遇见有车对向超车,马上下车靠边躲避,然后默默目送它们飞驰而过。
路上还有一种潜在风险就是恶劣天气。可能是因为被老先生的诚意所打动,老天还是非常地眷顾。在东北这两个月时间,虽然正值春夏交替,但遇见恶劣天气,特别是风雨天气并不多。记得之前经过最恶劣的天气是到松原市那一天,公里,爬升米,而且是狂风、强沙尘。估计是一次标准的考验路况,或许是我这一路上没经历过沙尘暴,即便是在西北也成功躲过,但感觉还是少了点什么。所以,这就像西天取经的师徒兄弟们,八十一难总要经历,只是时点不可知罢了,你总要去遇见。
那一天我们爷俩顶着大约5-6级风,吃着灰尘,一路骑到松原市。老先生一路上就低着头不停地骑,还总说不累。而我自己都感觉有点累,对比之下他体力消耗应该更大。所以我猜老先生应该是在咬牙坚持。这种坚持源于实现目标的内生动力,并非出于本能,而是出于本心。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所以这一路上基本很顺利,偶尔有些险情也都迎刃而解。感谢上苍眷顾。
因为在夏季,太阳早早地就升起来。到了十点,就开始变得毒辣,炙烤着后背和臂膀。艳阳高照时,一路上不时提醒老先生停下来喝水,以防脱水中暑。中午吃完自带干粮后,我们继续前行,天空中云层多了起来,时不时地遮住了烈日。东北天气就是这么神奇,瞬时温差也很大。烈日当空,感觉像火炉,没有太阳则超级凉爽,即便是爬坡行程,也不感觉那么热。
所以,内心感谢老天爷。
但可是,正在准备爬一个长坡的时候,看到天空的云层逐渐变黑。经验丰富的老先生说,得加快速度,雨云来了。老先生一步当先,在前边带路,我们开始爬坡。爬到半山腰时,回头一看原来一路追赶的黑云逐渐远去,飘向南方。我们顿时舒了一口气,便下来喘口气。
观着天象,老先生发现这块黑云在南侧不动弹了,而且体量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黑。便说到,这块云越来越危险,还得赶快骑过去,山顶比较危险。所以,我们又快马加鞭,虽然加快踏频,但总感觉这车还是慢得很。果然,骑着骑着风来了,不幸的它是从南侧吹过来的。
当风由微拂逐渐变得呼啸,水汽的味道也渐渐变浓。再转头向南看,我去,不远处的山上已经烟雾弥漫,大雨已驾临。我们赶快下车穿雨衣,并旋即飞驰上车继续爬坡。不一会,小雨滴从头顶落下,密度显然不大。本想着趁它们的主力部队赶来之前能下山,因为这呼啸大风预告着这是强对流天气,一般是雷雨交加。而在光秃秃的山顶,我和老先生就是最优质的避雷针,这特马太危险了。想到这,我和老先生不约而同地开始了疯狂赛车模式,速度相当快,我在后边还不断慨叹这老爷子体力真好,但更多的还是担心我们的安全问题。
果然,我不得不有了最大的慨叹,人在自然界面前还真是灰尘,渺小的可达到无我的境界。我们还是没跑过那块黑云。瓢泼的雨势瞬间就来了,豆大的雨滴被风吹得横扫过来,自行车已经骑不稳了。我们就被迫下来推着走,走了几百米也不得不放弃了。雨拍在风镜上,根本看不清路。无奈,我们就停在路边。就这样,忐忑中蜷缩着身体,我们俩人两辆自行车就伫立在距离山顶不远的位置。真的不想遇见闪电,不是不喜欢它,也许它是人类未来最丰富最廉价的能源方式,但此刻真的不需要它,它可是来要命的。
还好,这考验是有限度的,狂风暴雨,就是没有闪电,也算是一种奇迹,再一次感谢上苍。
没有了闪电的威胁,心情舒缓了太多,开始沉浸在这湿身醉人的山景。虽然俺们披着雨衣,但依然全身湿透,外边是雨水,里边是爬坡时留下的汗水。虽然不一会就感觉阵阵凉意,还是能惬意地倾听着雨滴拍打雨衣的声声作响,此刻这啪啪声竟然成为唯一动听的交响乐。
双脚已完全浸入山上留下的泥水中,鞋里满是沙子,渐渐裤子上也是沙子。我们俩就这样背对着风雨,低头欣赏着自己的脚。雨滴从额头,流入眼睛,经过鼻孔,流进嘴里,原来这雨是略带咸味。远处看,俺们爷俩真像落汤鸡,不过在我们心里,痛苦褪去,我们不就是这山上畅游风雨的神仙吗?而此时褪去的不仅是痛苦,更有种种杂念,心变得安静清澈,这是风雨的洗涤,还是自我陶冶,都不重要。此心安处,便是成了道,即为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