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诗意地生活在草原上,宝德喜日拍摄的锡尼河
TUhjnbcbe - 2020/12/7 1:51:00

48岁的宝德喜日是鄂温克旗锡尼河东苏木罕乌拉嘎查的鄂温克族牧民,夫妇俩育有一女一儿,女儿在医科大医院当医生,儿子在旗里职业高中学畜牧,毕业后回家从事畜牧业。他们家里饲养有近百头牛,30多匹马和百十多只羊,有收割贮运饲草的全套机械设备,他们一家以养畜为生。他家居住在被当地牧民视为神山的罕乌拉山脚下,距离苏木所在地有近百里,距离旗所在地更有几百里,有认识宝德喜日的友人告诉我们说宝德喜日照片拍的较好,我们几位影友借采风之机顺便到宝德喜日家拜访。

(宝德喜日制作的骨雕)

5月22日,呼伦贝尔草原风和日丽,这天也是全国人大会议召开的第一天。近晌午时分,我们来到了锡尼河东苏木罕乌拉山脚下的宝德喜日家,此时,宝德喜日恰好在马圈里调驯一匹灰白色的蒙古马,和我们打过招呼后,宝德喜日指着这匹马对我们说,这匹马是最近他从牙克石市屠宰场买回来的,这么好的蒙古马应该让它在草原上奔驰,不应该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口味。

(宝德喜日调驯从屠宰场买回的蒙古马)

边说着边把马拴在马桩上,招呼我们到屋里喝茶,我们进入室内客厅落座,宝德喜日的爱人便给我们每人斟满一杯热乎乎的奶茶,用双手敬给我们,同时把一盘切好的列巴和一盘稀米丹也放在茶桌上,供我们品尝,我们一边喝着香甜的奶茶,一边和宝德喜日聊天。

(宝德喜日制作的小勒勒车)

宝德喜日和爱人都是当地的鄂温克族,他们属于通古斯部落的鄂温克族人,因为该部落的鄂温克族人长期与布里亚特蒙古族人生活在一起,所以他们之间的饮食、服饰、生产生活、习俗等都很相近。宝德喜日既讲母语也讲蒙古语,也会讲汉语但不流利。

(给我们看他的画)

宝德喜日一脸的善相,说话的时候总是面带笑容,他把自己的智能手机图片库打开,给我们看他一年四季在草原上放牧时拍照的风光、民俗图片,这些图片有草原、有森林,有牛羊、有奔马,有日出、有夕照,真是拍的有情有义的,无论是用光和取景还都很讲究,他说自己没有认真学习过摄影,就是看家乡的自然风光太美了,就在放牧的间隙用手机随便拍照的。除了照相宝德喜日还有许多爱好,他喜欢画画,愿意做小手工艺品,制作骨雕等。

(宝德喜日最喜欢的画是门前的罕乌拉神山)

画画的时候他就把手机的图片库打开,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参照来画,他放牧回来休息时,用柳条、毡片等制作小勒勒车、小爬犁等牧区生产生活用具,他说现在牧区基本是机械化了,这些传统生产生活用具都不用了,人们慢慢会遗忘,他把这些小手工艺品赠送给学校,让孩子们把玩,从而了解传统文化。春季放牧时,他在*沙里捡拾奇型树根、朽木,在沙滩上摆出各种造型,冬季放牧时,他在雪原上用这些就地取材的朽木、奇石等摆出各种造型,用手机拍下来后发给朋友们观看欣赏,朋友们都喜欢他的这些作品,纷纷转发点赞。

(我说这些东西可以做买卖的,他说没那样想)

宝德喜日还学会了制作手机短视频,把家乡草原的风光、民俗制作成配乐小视频传给朋友们。宝德喜日对我们说,他拍照和画画以及制作这些小手工艺品不是为了参赛出名,也不是为了当做商品买卖挣钱,就是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觉得很好玩,给朋友们欣赏而已。宝德喜日从他的画本里挑出一座山的画说,他最喜欢自己画的这幅画,就是他家门前的这座罕乌拉山,是保佑我们的神山,我们在每年春暖花开的季节都要虔诚地祭拜这座神山。说话间宝德喜日的爱人给我们做好了午饭-----草原特色干肉面,我们美美地吃了一顿具有草原味道的干肉面。

(这正是草原上山丁子花满树开放的季节)

回来的路上,沿着锡尼河两岸,正是山丁子花满树开放的季节,河水缓缓流动,牛马羊在河畔静静地觅食......虽然车窗外的景色怡人,但在我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宝德喜日那笑容可掬的面庞。我们经常在草原上奔波,草原上有许多宝德喜日这样的人,他们敬畏自然、崇拜天地、虔诚自律、温润内敛与万事万物生生和谐,草原如此美丽,就是因为有了宝德喜日们这样诗意地生活在草原上的牧人们......

(从大兴安岭静静流淌下来的锡泥河畔吃草的马群、牛群)

图片来源:那.森木吉德

相关阅读

五月雪后的锡尼河汗乌拉,一早刷爆朋友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诗意地生活在草原上,宝德喜日拍摄的锡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