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克石市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广美美术教育学院水彩进修生们,水彩呼伦
TUhjnbcbe - 2021/3/29 19:20:00

《水彩呼伦贝尔大草原》

徐彬

呼伦贝尔,我们来过了,我们用水彩染出你的辽阔,染出你的深厚,染出你的与身俱来的文化个性,

我们这一行三十多人,在年的夏天,第一站到了海拉尔,在同学宿美琦一家人的周到安排及热情的招待下,便开始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热情和淳厚的民风。

我们年龄从近七十岁的画友,到十几岁的初中生,虽然年龄不同,性格各异,但我们被水彩这门艺术所整合,在龙虎和陈朝生两位老师的身体力行的影响力中,每一位同学都以各自的努力度过了这一段美好时光。

我们画画的第一站,停在了黑山头口岸边的绿之缘蒙古客栈,在客栈老板周到的安排下,我们睡得好,吃得好,当然更重要的是老板为我们联系到了当地牧民和俄族的朋友做模特,使我们在似火的骄阳里,可以在室内画画。

这儿四点多钟天就亮了,正好早起画风景,这时有点凉,如果不多穿点,寒气会浸漫全身,到八点钟左右,阳光就上来了,温度上升,一直上升,升到你不敢走进阳光里,我们这群南方人,如果不做好防晒,就不敢在这样的阳光里久留。早餐过后,我们便在室内画牧民和俄族人,晚餐后,如果画得快一点,还能画一张傍晚时分的蒙古包。

短短的十天时间,眨眼便过了,这期间,龙虎老师做了一次关于《画面味道》的讲座,陈朝生老师做了一次作品讲评,提升了我们对水彩艺术的认识,加强了我们绘画能力。虽然我们实际画画的天数不足十天,但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不小的收获,不仅收获了绘画上的成绩,更收获了师生情谊和同学之间的感情。

0808

写于呼伦贝尔海拉尔

常海*作品欣赏

曾汉鹏作品欣赏

陈晓生作品欣赏:

王淦勤作品欣赏

王海虹作品欣赏

徐彬作品欣赏

徐曼娜作品欣赏

朱紫微作品欣赏

“画面的味道”的讲座笔记

讲座主讲人:龙虎

讲座主持人:陈朝生

时间:0801

地点:呼伦贝尔海拉尔黑山头口岸绿之缘蒙古包客栈

陈朝生:今天晚上,我们请龙老师做一个学术小讲座。我们的干总曾说不知道如何去欣赏龙老师的画,其实专业的学生包括我,都很想了解龙老师在把握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气息上,对造型语言独到的理解与个性化表达的一些感想和体会,"形象的味道"不仅仅是技巧性的内容,它体现的一定是画家的审美品味与思想境界,所以我给龙老师出了一个题目:《画面的味道》,现在先请龙老师讲一讲他的头像,最后再讲一下风景写生方面要注意的问题。

龙虎:我读本科时,教我的老师们都有各自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我比较喜欢的教学方法是,老师以引导为主,尽量给学生们更多的自主学习研究的时间。为了让学生更加大胆的研究和创新,作业总量可以不变,但最终交来评分的作业最多是总量的三分之一。(如十周课程一般需要完成10幅作业,但最终只要求交三至四幅作业评分)这样的教学方法下我往往能超水平发挥。相反,如果老师要求每周至少交一副作业评分时我就放不开,画面非常拘谨,且没有一点灵性的东西。也许和我从小生活在海南农场有关吧,那时的教育像放羊一样,没有任何的学习压力,使我从小就养成无拘无束桀骜不驯的生活态度,故非常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学习方式。从小就养成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我认为和我之后的大学生活应该有某种联系吧。艺术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我们培养的每个学生都必须有其独立的人格魅力,和鲜明的艺术特征。“因材施教”这是艺术教育最佳的教学方法。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他们的文化素养教育背景,性格特征各不相同,故不同的学生,应有和其相适应的教学要求和方法,不能用一套方法来教育所有的学生,从我所受教育经历来看,老师的教育方法对我专业学习和追求影响巨大。

追求自己的风格是必需要全身心投入的去思考和作画的,那个时候常常不仅想得多做得更多。当时画了我的同学和我自己的自画像,但都没有画眼珠,年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做个人展览时,很多老师说我的肖像画得比本人还像本人。从那时开始我就一直思考如何“画得比本人更像本人”呢?这就意味着不仅仅只是画看到的,还要画出别人看不到的内在的东西,只能通过夸张方式去强化一个人的特征才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这个人是马脸,我可能会画得比马脸还长一点,如果这个人是比较胖一点的,我可能会画得更胖一点。比如我那张自画像,当时我还比较年轻,但由于强调了脸部的一些特征细节,看上去要老成许多,我对朋友们说,我展望未来十年后我一定是这个样子。……此处有笑声。我认为,绘画形高于一切,形不似何谈神似。

当时画陈湘波的那幅肖像,我就名为《有眼无珠》,因为中国传统的画论非常强调“画龙点睛”,谢赫说“传神写照全在阿睹之中。”中国的审美里一直都比较重视眼睛的画法,而我起初也认为画人眼睛最重要,往往把眼睛放到最后画,但我却发现画面所有地方完成之后,眼睛没画,却是已经神形兼备,所以我就不画眼睛了。可以说通过我自己的实践证明,“画龙点睛”并不是人物传神的唯一方法。

我讲了这些我的成长经历,是想说明我们要让自己作品有味道有品格,基本的造型能力是必须的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寻求自己的独特风格。当然也有人不需要这种能力,也能画出很特别的画,杨惠芬的画,就是不需要这种能力,也不需要我们所认知的基础,她就这样画下去,不要受我们学院派的基础课程的污染更好……

我读研究生时,写实风是主流,像我这样的画风是经常被批判的,我还记得胡钜湛老师在一次研究生作业会看时,批评我画的是“资本主义的画”。老师和学生之间肯定会在专业的风格样式上有不同意见,作为学生不必计较这些差异,最重要的是你个人决心和态度。我带研究生后也同样碰到这样的问题,当然我仅仅给一些建议,主要还是学生自己的思路,想法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不是有成熟的想法,这点很重要,如果学生本人都不明确自己的追求想法,我建议可以考虑老师的一些意见。“活到老,学到老”我自己一直都努力去学习去思考,只有不断的反省自己,否定自己,才能超越自我。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艺术创作是一条曲折而艰辛之路,我们永远在这路上。

0802

记录于呼伦贝尔黑山头蒙古包

生活花絮:

"画面的味道"……龙虎老师讲得生动,同学听得入迷.

今天,聚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我们这帮龙迷生粉们,在这儿,在蒙古包里,听陈朝生老师讲评写生作品。

徐彬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美美术教育学院水彩进修生们,水彩呼伦